咨询热线:0577-86990911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添加时间:2025-09-27

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年轻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3岁的姜鑫瑞以黑马之姿连克多位种子选手,最终摘得银牌,赛后,这位戴着护面、身形挺拔的少年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: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你只能靠自己。”

从羞涩少年到自信剑手

三年前,姜鑫瑞还是个在体育课上躲在后面的羞涩男孩,一次偶然的机会,当地击剑俱乐部到学校选拔苗子,教练看中了他修长的四肢和敏捷的反应能力。“第一次拿起剑,我就被那种仪式感和对抗性吸引住了。”姜鑫瑞回忆道。

训练并非一帆风顺,最初几个月,他常常在实战练习中被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,甚至一度想要放弃。“每次输剑,教练都会告诉我,击剑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运动,场外可以有教练指导,但一旦戴上护面,所有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。”

突破性胜利

本次锦标赛的半决赛成为姜鑫瑞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面对卫冕冠军李哲轩,他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实现惊天逆转,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姜鑫瑞在最后两分钟的攻击成功率达到惊人的85%。

“当时我什么都没想,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动作。”姜鑫瑞描述比赛关键时刻,“教练在场边喊话,但其实我根本听不清楚,剑道上只有我和对手,我必须自己阅读比赛,做出判断。”

这场胜利不仅将他送入决赛,更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。“以前总是怀疑自己能否与顶尖选手抗衡,现在我知道只要专注和自信,我能够战胜任何人。”

独当一面的击剑哲学

姜鑫瑞的教练刘志宏告诉记者,这位弟子的最大进步在于心理素质的提升。“击剑是项孤独的运动,虽然平时我们反复训练技术和战术,但比赛时队员必须独自面对所有情况,姜鑫瑞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并相信自己的直觉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,在平时的训练中,教练组有意减少现场指导,培养他独立判断的能力,还会通过视频分析,帮助他理解不同情况下的最佳决策。

“现在每次比赛,我都会提前制定几套方案,但真正交手时,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。”姜鑫瑞展示出超越年龄的战术意识。

平衡学业与训练

与其他青少年运动员一样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,他每天下午放学后训练三小时,周末则增加到五小时,尽管日程紧张,他仍然保持优异的学业成绩。

“击剑教会我时间管理和专注力。”姜鑫瑞说,“当你知道时间有限,你就会更有效地利用它,我在课上更加专心,训练时也完全投入。”

他的母亲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后,儿子不仅身体更健康,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。“以前遇到困难容易退缩,现在他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,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。”

未来的梦想

尽管已经取得显著进步,姜鑫瑞清楚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他计划加强体能训练,特别是下肢力量和耐力,他也在研究国际高水平比赛的视频,学习先进技术和战术。

“我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少年队,长远来看,希望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。”姜鑫瑞的眼睛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。

全国击剑协会青少年发展部主任陈冬评价道:“姜鑫瑞代表了中国击剑的新生力量,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,更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,这些品质对于一名击剑运动员至关重要。”

新一代运动员的典范

姜鑫瑞的故事反映了中国青少年体育培养模式的转变——从单纯追求成绩到注重全面发展,现代体育训练越来越重视培养运动员的独立思考能力、心理韧性和综合素养。

心理专家张教授分析说:“体育运动特别是个人项目,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和自主性,当年轻人意识到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应对挑战时,这种自信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。”

随着2028年洛杉矶奥运周期的临近,中国击剑队正在积极发掘新生力量,像姜鑫瑞这样既有技术又有思想的年轻选手,正是中国击剑未来的希望。

离开训练馆时,姜鑫瑞已经收拾好装备,准备回家完成作业,当他肩背剑袋走在夕阳下的身影,不禁让人想起他说过的话: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成长,每次交锋都是一次学习,我享受这种靠自己赢得胜利的感觉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这位击剑小明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他的经历正激励着更多青少年拿起剑,在挑战中发现自我的力量。